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關於那個陌生的年代

倫敦屋外的氣溫僅僅五度,此時,坐在壁爐旁,抬起頭就是,腳下是那慵懶的拉布拉多,一字一字的品嚐著龍應台女士的新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龍女士嘗試性地去描述她的雙親,在一九四九年,那個多磨難的一年,是如何從內地,跟著國民黨撤到台灣的。

龍女士提到了一個例子:當時從內陸開往港口的列車擠滿了人,列車頂上有人,車內擠滿了人,列車的窗內塞滿了人,列車內的人想到港口,鐵路上的人想爬上列車。整的大世界的次序沒了,也沒多少人講禮讓了,只能說是亂了套了吧。列車偶爾會突然停了下來,有幾次是前面的鐵軌被反抗軍給炸了,也有幾次是提供列車動力的煤炭燒光了。甚麼時候列車會停下來、會在哪裡停下來、會停下來多久、列車會開到那裡,沒有一位乘客知道。

龍女士的母親如此地描述著:『突然間列車在荒郊野外又突然停止了,一位帶著小孩子的女子,要小孩子在車上等她,她跳下列車,到軌道旁的灌木叢後邊解手,沒料到火車卻開動了,龍女士的母親就看著這位女士邊哭喊、邊追趕這無情的列車,車上的小孩也同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喊著媽媽。』

那一位媽媽最後並沒有追上無情的火車,從此媽媽與小孩子就分散了。

在那個混亂的世代下,這樣的無奈的事件層出不窮。我讀過的國民中學歷史課本沒有教過這種無奈。倒是九零年初期的李立群和金世傑(這一夜,我們說相聲)的相聲橋段中透露過一二,尤其是所有的人搶著上船的戲碼讓我印象深刻。那時候,十幾歲的我,以為這只是個過分誇張的相聲橋段,沒想到這些都是真的!

真不知道那一位與小孩子失散的母親有沒有撐下去?那一位失去母親照顧的小孩有沒有獲得成長需要的營養?兩位有沒有機會再見到對方?兩位再一次見到對方時,要怎麼解釋這些無奈?那位母親為甚麼不去衙門提告列車長的不當行駛?那一位母親會不會每個省挨家挨戶找失落的小孩?那一位母親會不會只怨天尤人,卻不去抗爭她與孩子相認的權力?

國民黨極權下的台灣百姓,或這者是共軍打壓下敗逃國民黨軍人與家眷的那幾個大時代下的壓力或無奈、或多或少可以理解或感受。那種個人受到迫害後卻不敢據理力爭的奴性卻不可以原諒。受到挫折就要站起來,受到委屈就要說出來。很多事情不能夠明說,明說或許傷到很多無奈與無辜的人。沒有一位小孩子是願意在沒有親身母親的呵護下長大的吧。沒有一位母親是願意看著列車無情地帶走自己的小孩子的。無能的妳,要一直怪那一部無情的列車怪一輩子,還是要怪自己不夠堅持、然後慢慢改進自己的陋習?

於倫敦隨筆

小林呼叫老林

那一年(一九四九年)從內地撤退來的人,會告誡著自己的家人-我們祖籍在那裡、我們當時在縣裡是個甚麼、甚麼世家、當初來坐船來台灣的時候有多苦、多少磨難。

反觀地,這近三十年來,我的家人從來沒有告訴過我-我們祖籍在那裡、我們當時在縣裡是個甚麼、甚麼世家、當初來坐船來台灣的時候有多苦、多少磨難。是不是這樣就是本省人?


我的奶奶頂多也只有說過個:


第一:日本人管理的台灣很安全


第二:白色恐怖很恐怖。


本省人的是從福建來的嗎?還是只要看現在,不要看過去?




Saturday, December 26, 2009

小林問: 為什麼台灣家長認為接收過西方教育的小孩越來越不聽話?

老林的回覆:


聽不聽話是個議題?一個獨立的存在只需要聽自己的話,因此這個命題基本上並不存在。我猜你想要問的是逐漸成為一個獨立存在後與原生家庭間的矛盾為何就浮現了。並不是接收過西方教育的小孩就一定會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存在,無論是誰、接收過甚麼教育都有機會發現自己其實是獨立的存在,也因此會和原生家庭的矛盾漸生,只是西方教育更為接受獨立存在必定會獨立的事實,因此更容易讓一個人發現自我存在。身為原生家庭擁有掌控權的父母,也許他們從未發現自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也有他們的原生家庭留給他們的價值觀,因此在套用時自然會有不合時宜的矛盾發生。當面對下一代以不一樣的思考模式過生活關於教育時,他們並沒有辦法理解,在更多的背景因素作用下,他們會想要"拉"一把,這一拉就不得了,衝突矛盾都在這一拉之中了。

不聽話絕對不是一個議題,不聽話反映的是價值觀間的溝通與互信不足。人與人之間一定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最直接的解決矛盾是力量的相互對抗,也因此常常強勢者全拿。然而原本劣勢者並不會永遠劣勢,衝突與矛盾在未來就會發生。然而並須提醒的是和諧絕非最佳的解決,和諧的內容通常就是各方角力下的妥協,尤其在多方利益參雜的狀況下,更是如此。而這樣的妥協,常常建立在忽略某部分勢力的利益之上,過去波蘭被德俄兩國瓜分,不也是德俄兩國間的"和諧",而波蘭深蒙其害?

Friday, December 25, 2009

電梯演講文 (Lift Speech)

引述老林的文章
我不認為台灣人自謙,台灣人的自謙其實並非真的自謙吧。常有一句格言,飽滿的稻穗會低頭,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反向的詮釋。不論有沒有飽滿,反正低頭的稻穗都是飽滿的。我的意思是說這種自謙其實是一種自滿,就因為低頭了。這並非真實的自謙。我這樣的評論並不是好壞的判斷,而是對於我所認為的真實作解剖

小林回覆:
有一段時間,很積極地在創業,想要當自己當老闆,希望跳脫當職員的工作形式。

曾經與一位家中的長輩聊天,有意無意中,透露自己在創業,有設立一個公司的行號,嘗試性地作業餘的證卷投資與交易。長輩一聽到這一句話,聽出其中的一點帶著激情、帶著些許自信的話語。

長輩道:怎麼樣?創業很好啊!告訴我,年收入多少?有拿多少錢回家給父母?

剎聽之下,在他當職員三、四十年的職涯及生命形態中,彷彿聽到年輕人自述有意創業,很大言不慚、太過於自傲、自滿。所以他的回話中似乎帶著一把刀,想要滅滅年輕人的銳氣,讓年輕人體會甚麼叫作『話不要說的太滿』!

務實再加上自謙心態(假性自謙)的心態下,年輕人似乎只能閉著嘴,乖乖地像長輩一樣,在一家大公司中,從基層做起,任勞任怨,然後一步一步坐到中階幹部,一做就做個二、三十年。

已一個想創業的年輕人的立場而言,開一家公司,是一個新的經驗、體會、挑戰,不是為了炫耀、更不是為了賺大錢,很單純地是為了瞭解自己的能力、領導力與創意的極限。

(假設我是那一位長輩,我會對晚輩說:加油啊,趁年輕多鍛鍊點,多嘗試點是好事呀!)

長輩又一次問我:你現在在做甚麼(工作)?

我答:我是估價師,專門做工業廠房的估價案,做的還不錯,還蠻開心的。

長輩聽到我的回答後,用嘲唪的語氣,接著道:像你這樣年輕人-『老王賣瓜,誇自己的瓜甜』的年輕人,我見多了,你一年薪水有多少?還說自己做的還不錯,這樣就是表示你已經做得很好,都不用在進步了?

世面見多了,我倒是沒有被這樣的話語刺激到,只是對這樣兩個不同世代的觀念差異感到無奈。在那樣的對話裡,我可以回答我在從事甚麼工作,可是我不能說我有做的多好!?

在紐西蘭的文化與社會裡,尤其是職場上,流行一種『Lift Speech』,中文可以翻譯為『電梯演講文』。假設你在電梯裡遇到你的上司(或客戶),上司(或客戶)問你工作的近況如何,你必須用一段三十秒的『電梯演講文』來做簡報,這一段演講文要很簡短、扼要、正面、積極。三十秒的電梯演講文要能抓住上司(或客戶)的心。這樣的交際不只是被運用在職場,任何交際場合都可以聽的到。

『電梯演講文』可以如此運用,例:

『老闆你好,這個企劃案,雙方還在洽談中,大綱都敲定了,剩下一些小細節要琢磨,客戶反應很正面,要昰企劃案談成,老闆你是不是要開個慶功宴?』

這樣的一個演講文,很迅速地交帶了一下進度,給上司一個很正面的能量,讓上司能放心,更給上司一個目標,同時帶了一個小幽默。這樣老闆就會記得你!

引用老林文章裡的一句格言-『飽滿的稻穗會低頭』。在我所接觸到的紐西蘭文化裡,低頭是不會被發掘的,有自信,就要抬頭、挺胸,積極正面的能量就會尾隨而至!

台灣人的自卑與自謙?

小林再度呼叫老林 

有幾個我想討論的話題
台灣人的自卑 自謙 自信與自傲
為什麼大家都愛去美國?
為什麼台灣家長認為接收過西方教育的小孩 越來越不聽話?

To 小林

台灣人的自卑 自謙?
呂秀蓮說台灣人是養女和冒險性格的結合,這句話可以回答你的所有問題。
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台灣人在近代接連為外來政權統治,從十七世紀荷據時代開始,台灣島在各強權中不斷轉手。四百年來,台灣並沒有真正由住在台灣上(依政治現實而言廣義台灣為台澎金馬地區)的居民自己成立一個政府彰顯自己的主權,即使是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仍然是中國內地轉進而來的外來政權。

而近五十年來,儘管中華民國政府以教育的方式來創造政府所要的歷史觀點,卻無法根本的改變台灣人四百年來的文化背景。這四百年來台灣人為了生存或討好當權者,在各外來政權統治的過程以柔順和服從型塑出來的性格延續至今,台灣人的自卑,或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逐漸形成。

至於台灣人的自謙?我不認為台灣人自謙,台灣人的自謙其實並非真的自謙吧。常有一句格言,飽滿的稻穗會低頭,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反向的詮釋。不論有沒有飽滿,反正低頭的稻穗都是飽滿的。我的意思是說這種自謙其實是一種自滿,就因為低頭了。這並非真實的自謙。我這樣的評論並不是好壞的判斷,而是對於我所認為的真實作解剖。

台灣人的自信與自傲?你的問題是越來越難論述了。

我想反問你,在國外待這麼久了,你有看過哪一個已開發國家在廣告媒體上打著廣告強調Made in developed-country的商品有多好嗎?但台灣有,開發中國家有,這反映出開發中國家必須以這樣的手段來創造自己的部分信心。自然這樣的論述僅是由簡單的現象來反推其動機,並非是多麼強而有力的佐證,但這樣的現象恰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接觸過許多外國人後,我發覺他們無論有沒有斤兩,就是很有自信,並非他們真的甚麼都知道甚麼都懂,但他們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深具信心來因應。

為什麼大家都愛去美國?
我看現在是為什麼大家都愛去中國吧。追根究柢,小國子民總想要依附強權庇護。過去五十年美國是台灣的"宗主國",現在中國逐漸取代這個位置,開始有越來越多人要抱中國大腿。反問台灣人為什麼始終要活在歷史的輪迴中?台灣人是可以宣告無需大國庇護,我們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的。自然,有大國保護,會有甜頭。


Monday, December 14, 2009

真的有需要、有興趣的買家是不會推託其詞的。

我的不動產經紀人的反應很多都是從實際的工作經驗上獲得來的。這種工作經驗的傳承很難用一篇文章來形容,不如我舉一、兩個例子來說明好了。

範例之一

來電:某某經紀人你好。

經紀人:你好,有甚麼需要我幫助你的嗎?

來電:是的,你在工業區裡,某某街上的那一家工廠,開價多少?

經紀人:讓我先解釋一下,這間工廠有五百坪,昰獨家代理!你怎麼稱呼?

來電:是、是、是,那請問屋主開價多少錢?(故意不報姓名)

經紀人:這樣吧,我ㄧ個小時後有空,我們在廠房前相見吧?你怎麼稱呼?

來電:不、不、不,我只想知道那請問屋主要開價多少錢?

經紀人:其實價錢都是可以談的,重點是這廠房適不適合你的生意要求?

來電:你怎麼就是不願意告訴我這要價呢?

經紀人:我是這廠房屋主的經紀人,不能隨意的把價錢公佈,我們要先對買家做篩選,非常抱歉。我們在廠房前相見吧?

來電:好、好、好,再說吧。(電話掛斷)

(經紀人:這樣吧,我ㄧ個小時後有空,我們在廠房前相見吧?你怎麼稱呼?)

老仲介常說:要如何知道買家是真的有需要、有興趣?還是只有為了套資訊?唯一的方法來測試就是邀請買家馬上到廠房前相見。真的有需要、有興趣的買家是不會推託其詞,一定會馬上出來與你相見的。

Saturday, December 12, 2009

有空到家裡來坐坐喔!

龍應台女士曾經在一篇文章裡提到,隨著時代在改變,社會、經濟、文化都漸漸邁向正真的國際化。我們這一代、下一代的模式將會變成在第一國出生、在第二國接受教育、在第三國工作居住、在第四國與伴侶結婚、在第五國讓小孩接受教育。龍應台女士那一篇文章在討論的是人對國家的定義會不會隨著國際化而改變,或者是模糊掉了。

印象很深刻,在那個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只要肯努力做事,就會有比較多的機會,和比較能夠與努力成正比的回報的年代。所有的長輩們辛勤地工作,工作之餘也會好賞自己與家人,參加國內、外的旅行團。大家光榮歸國後,當然是與自己的家人、朋友相聚,喝茶嗑瓜子、翻著外國觀光的相簿、說笑、聊天。

『唉呀,你看看,那巴黎鐵塔好壯觀啊!』

『那法國人做的食物真的是不一樣啊!』

『香榭大道上,我們倆逛街,跟整個旅行團都走散了呢!』

『我們的那個響導不錯,一路上都會說笑話,逗我們開心。』

『團裡有幾對很好相處的夫妻,後來都還有在聯絡。』

『小孩一下飛機,就開始發高燒,後來都一直待在飯店裡。』

『聽起來,這個團辦的很好,你是跟哪一家旅行社的啊?』

那個經濟起飛的時代、那種親切熱鬧的親友團聚,在我們這一個年輕及國際化的世代,似乎是比較難去想像、比較。熟悉的友人,一個在瑞士、多個在澳洲、一個在台北、一個在美國、多個在紐西蘭。他們(包括我在內)都是時常出國玩,幾個剛從雪梨回來,一個剛回台灣,一個要去舊金山,一人現在人在法國,大家玩回來了,你要去哪裡聊天嗑瓜子、交換旅遊的心得?

取由代之的就是-部落格、噗浪、臉書(Facebook)、Twitter此類的社交網頁,這多多少少一種國際化、全球化後的社交補償作用吧。就差沒有網路虛擬的嗑瓜子軟體而以。

『我這次去了幾個國家玩了喔,記得一定要來我的部落格走走。』

說真的,除非你的親友有乖乖留言,否則你也不知道,你的好友是否有真的到你的部落格走走。這樣的社交補償作用是很虛擬飄無的。就像是你把家裡的茶具都擺好了、水燒開了、相片簿攤開放在桌上,相片簿旁邊放了一個便利貼的紙條,紙條上面寫了:『水燒開了,你來了,自己翻相片簿,自己喝茶,看完圖了,離開前,自己把門帶上喔。』。

在部落格上寫了萬把個字的旅遊筆記,不如兩個相知的好友,坐在沙發上,一手托著茶杯,一手翻著相簿,邊說邊笑,還互相用肩膀撞擊對方,話說當年勇。

會不會將來的婚禮、畢業典禮、喪禮都可以在部落格上舉辦,甚至可以即時觀禮?

部落格是一種比平常網頁更為私密的一種交流工具,有趣的現象是,通常只有比較熟的人會留言,不認識的瀏覽者只會看你寫的文章,可是不會留言,因為他跟你沒有在真正的現實生活上有過任何形式的交集,留言反而會雙方都尷尬。

試想一下,你與三、五好友,在公園裡齊聚、聊天、看相簿、喝茶、嗑瓜子,突然五個陌生人湊進來旁聽你們的聊天內容,那彆不彆扭?(有不認識的瀏覽者來我的部落格,我很歡迎喔。)

瀏覽自己好友的部落格,不如拿起電話筒,撥個電話給對方,一段真心的對話一定能讓你的心更富裕的!!